2024届我院毕业生总人数685人,专业涵盖机制、机电、过装、工业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7个专业或专业方向,各专业各具特色、各有优势。截止当年终,签订就业协议、劳动合同及其他录用形式就业498人,升学135人,地方基层项目就业5人,自主创业2人,入伍2人,共642人,就业率为93.72%。为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学院就业工作开展了一些新探索。
一、继续推进“预就业”模式
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积极推进与西门子、瓦锡兰中国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积极推进“预就业”实习的校企合作模式 。通过“预就业”实习,就业质量高,毕业生均在知名外企或者行业领先企业就业。
“预就业”模式是学校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一种新方式,实习学生在企业进行带薪实习,直接参与公司实际项目,强化工程应用能力培养,推进学生优质就业;企业对“预就业”实习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考察,可以有把握地选择实用人才,聘用到更满意的员工,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西门子工业软件有限公司、坤德、能科瑞元、溧阳中材等6家企业先后来我院选拔25名20级同学参加“预就业”实习,通过预就业实习大大提高了大学生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就业能力。
二、打造校地企党组织“共建网”,提升协同育人实效
一方面,学院党委主动对接地方组织部门,积极开展“访企拓岗” 促就业专项行动。本年度,学院先后赴大丰区和滨海县开展访企拓岗,实地参观企业生产和工作场所,详细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技术创新需求,在科研成果转化、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及就业创业等方面开展可持续、深层次、多渠道的合作交流,挖掘合作潜力,扩大合作范围,提高合作层次,实现共赢目标。
另一方面,学院积极邀请企业教授来校授课,校企协同提升育人实效。4月27日、5月12日,邀请北京能科瑞元数字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咨询经理张梦龙为本科生讲授《Teamcenter客户化定制》课程;6月12日下午,举行第四届“坤德助学金”颁发仪式暨企业宣讲会,上海坤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招聘主管刘琳琳为师生作《领先的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者》专题宣讲;11月6日下午,邀请江苏宁兴恒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孙德洲教授来校作产教融合课程学术报告; 6月30日上午,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别敦荣教授应邀为我校西门子数字产业学院建设以及教学改革方案作专题指导,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邵荣出席活动,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伟主持活动。
(二)对接地方发展需求,“项目制”推动产业学院建设
学院党委积极对接石油机械产业协会,积极参与到协会组织的行业政策对接、企业技术服务、人才就业推介等工作中,于今年暑期成功组织暑期企业实践活动。7月28日上午,举办高端石油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办学情况汇报与暑期实践会商会,围绕企业需求、社会责任、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提出了对产业学院学生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职业素养方面的具体要求。7月29日下午,召开高端石油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评审会,明确了高端石油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方向。8月19日上午,召开高端石油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企业实践动员大会,8月30日下午,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伟率队走访了江苏腾龙石化机械有限公司和江苏苏盐阀门集团等实践单位,慰问在企业参加社会实践的本科生,为他们送去了学校的关怀与期望。10月19日下午,由盐城市石油机械行业协会主办、HG0086皇冠高端石油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承办的专业教育讲座在HG0086皇冠南校区成功举办,旨在让同学们了解企业人才的需求,帮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所学专业,更好地进行职业规划,同时加强学校与行业协会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资源对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三)织密就业服务“红色网格”,搭建企业进校直聘“快车道”
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好桥梁,实现就业信息实时共享、就业数据实时掌控、就业困难及时帮扶的新格局,学院党委积极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积极组织开展专场招聘会,于3月8日举办春季首场招聘会,4月26日携手盐南高新区举办春季联合招聘会,10月30日开展2024年秋季首场招聘会,及时向学生精准反馈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扎实做好就业跟踪服务。这一系列招聘活动是学院党委认真贯彻实施国家“就业优先”战略的表现,落实教育部“万企进校园”计划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学院访企拓岗开拓市场资源的成效体现。
下一步,我院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强化毕业生择业引导,大力开展访企拓岗行动,搭建线上线下择业平台,聚焦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持续加强就业指导,全力助推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